首页 > 其他类型 > 西岭雪一回一回解红楼 >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结桃花社,史湘云偶填柳絮词

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结桃花社,史湘云偶填柳絮词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璇戞枃搴忚穻闆 你非窈窕,我非君子 爱是滴水穿石 解红楼 超级神农的田园生活 明末:我是神豪我怕谁 万古第一杀神(万古第一狂神) 黑月降临 我在漫威卖电影 重生九零之娇媳带崽跑

风筝的故事

《红楼梦》有三处提到风筝。一次是第五回中,宝玉在金陵十二钗正册看到探春的判词,画的是两个人放风筝,一片大海,一只大船,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。

第二次是在二十二回元宵节制灯谜,探春出了一个风筝的灯谜。

这两回都是暗出,到了第七十回《林黛玉重结桃花社,史湘云偶填柳絮词》,风筝正式登场,在诗社填词尾声,写了一大段详细生动的放风筝活动。风筝的种类有很多:蝴蝶、大鱼、螃蟹、美人、大红蝙蝠、凤凰、红喜字、沙雁儿等,其中探春放的是凤凰,和另一只不知哪里来的凤凰缠在了一起,又遭到另一个“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”的风筝绞断了线,“飘飘摇摇去了”不知何方。

这段描写,除了预示出探春远嫁的前途外,也和书中关于昆曲、服饰的描写一样,深深打上了作者本身的生活烙印。

因为,曹雪芹正是一位制作风筝的高手,但有一本关于风筝的专著,名为《南鹞北鸢考工志》。

史料记载,风筝最早发明于汉朝,由韩信首创。但是曹雪芹则认为风筝起源于春秋时期墨子所制的“木鸢”:“观夫史籍所载,风鸢之由来久矣,可征者实寡,非所详也。惟墨子作木鸢,三年而飞之说,或无疑焉。盖将用之负人载物,超险阻而飞达,越川泽而空递,所以辅舆马之不能,补舟楫之不逮者也。揆其初衷,殆欲利人,非以助暴。夫子非攻,故其法卒无所传。”

曹雪芹所制的风筝很有名,在乾隆年间曾被誉为京城“四大流派”风筝之一,与当时著名的哈氏风筝、金氏风筝、马氏风筝齐名。

有个小故事,说某年冬天,春节将近,有个叫于景廉的残疾朋友冒着风雪来探访曹雪芹。曹雪芹虽然也很窘迫,还是打酒相待,两人推杯换盏,边喝边聊,来人吞吞吐吐说明缘故,原来是想借钱。

曹雪芹也没有什么积蓄,倾囊相赠后,因为听于景廉说有王府贵公子花数十两银子购买风筝,就用上好的材料剔竹、裁纸、裱糊、打线,做了四个大风筝,还在上面精心画了画,让于景廉拿去卖。

过了几天,于景廉很高兴地二次登门,说风筝全卖光了,赚了三十两纹银,不但还了曹雪芹的借银,还分他一份厚礼。

曹雪芹一想,这于景廉身有残疾,也做不了别的,卖风筝倒是件好差使,就将扎糊风筝的技艺悉数传授与他。曹氏风筝就这样不胫而走,红遍京城。

于是,曹雪芹花了两年的时间,“谱定新样,旁搜远绍”,编定了《南鹞北鸢考工志》一书。在序中说:“以为今之有废疾而无告者,谋其有以自养之道也。”说明这是为残疾者自力更生而指的一条路,由此可见曹雪芹的菩萨心肠。

风筝,南为鹞,北为鸢。而曹雪芹所做的风筝集南北技艺于大成,因而取名《南鹞北鸢考工志》。书中详细介绍了四十三种风筝的扎、糊、绘、放等技法和工艺,每种配有一诗一画,充分显示了曹雪芹诗画双绝的特长。

因为画的是风筝的样式,所以他特别用深色勾线、浅色绘面。曹雪芹在“半瘦燕画诀”自注中说:“法以佛青为底,槐黄衬之,配以红、绿、湖、紫等色,宜力求鲜明夺目。”这和书中莺儿打络子的一段精彩评论相似,非常讲究配色。

这本书现在已经新版,不过内容是后人仿制的,也有人说整本书都是托名伪做的膺品。众说不一,录在这里,且作参考。

单纯就本书而言,这段描写中不仅预示了探春的未来结局,也写了黛玉的命运。

古人放风筝有个吉祥祝福,意思是“放晦气”。林黛玉多愁多病,众人都劝她借放风筝把晦气放了,将病根儿带走,病就好了。但是黛玉却说“这一放虽有趣,只是不忍。”紫鹃笑说“我们姑娘越发小气了,那一年不放几个,今忽然又心疼了。”

这是暗示黛玉命不久长,眷恋春天之意。照作者最初的意思,这个春天应该是黛玉的最后华年,春残花落之际,便是黛玉魂归之时。然而书稿一改再改,前插后补,又将前文的“抄捡大观园”、“晴雯之死”等内容挪到了后面,便让黛玉又活了一年。

而黛玉的风筝放飞后,宝玉多情地说:“可惜不知落在哪里去了,若落在有人烟处,被小孩子得了还好,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,我替他寂寞。想起来把我这个放去,教他两个作伴儿罢。”

这预示了黛玉逝后,宝玉出家的大结局。只是,他们终究无法为伴……

值得注意的是,桃花社为黛玉所建,偏赶上探春生日;放风筝因黛玉而起,但我们都知道,风筝是探春的象征。这样,两个人的命运就联在一起了,而且,都与“东风”有关。

这回中,黛玉填的柳絮词中说:“嫁与东风春不管,凭尔去,忍淹留?”放风筝时,她说“我却不忍”。不忍的是她,那么“嫁与东风”的到底是谁?

只能是“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”的探春吧?

黛玉的潇湘馆题名是“有凤来仪”,显然黛玉也是一只凤凰。

探春放的风筝是凤凰,却遇到另一只凤凰来绞,正在有趣,被一只很霸道的“门扇大玲珑喜字带响鞭”的风筝给绞断了。

两只“凤凰”被个“喜”字搅在一起,显然是结亲。而那“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,在半天如钟鸣一般”的风筝气势偌般张扬,又是“逼近来”,又是“忒促狭了些”,竟是来者不善。可见是由战事而结的婚事。探春和亲的命运就这样一点点地显示出来了。

虽然背井离乡仍然属于悲剧范畴,遂列名“薄命司”,然而比起迎春、惜春等,探春已经算是求仁得仁,终于超越自己的出身,飞上枝头变凤凰了

各分东西柳絮词

《红楼梦》中大多诗词灯谜,多半隐含着主人公不同的命运,第七十回“桃花诗”与“柳絮词”自然也不例外。

先看探春和宝玉的合作之词《南柯子》。

《南柯子》为唐朝教坊曲名,别名无数,包括《春宵曲》、《十爱词》、《南歌子》、《水晶帘》、《风蝶令》、《宴齐山》、《梧南柯》、《碧窗梦》等等,然而书中偏以《南柯子》为名,显然暗示“南柯一梦”的典故,说的仍是宝玉出家,故用宝玉续貂。

探春原词: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小妾金蝉脱壳,重逢王爷哭断肠 重生军婚:首长大人,别撩 开局养娃:淡定,咱家有田 时光复夕乐 染君眸 开局炒掉老板,我在末世经商致富 少君骑海上 步步为营,宫女逆袭成贵妃 暗恋二三事,诶爱创作 大杂院:人间烟火气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