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李三古堆 > 第72章 “快枪杨彪”的排场

第72章 “快枪杨彪”的排场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穿成弃妇,开局先教育渣男 修罗竞技场 光耀绿茵 妖孽帝尊缠上瘾 雏鹰的荣耀 宝可梦侦探:竹兰逼我领养精灵 恶毒婆婆:全家都让我养娇了 九华之程 穿越在龙珠世界 月照棠下草

柳曼和倪海霞被两个土匪牵着手往山上走。

柳曼虽然被蒙着眼,无法看到周围的一切,但是周围的响声她却听得见。她就是从这些响声中判断周围的事物。

一路上,土匪们叽叽喳喳的声音不绝于耳。淮南话本身就很难听懂,又加上土匪们大多说的是黑话,柳曼连估带猜,也难弄懂多少意思。

谚云:“江湖话走遍天下,黑咕语寸步难行。”可见江湖语是流行于全国各地三教九流、各行各业,覆盖面极广的一种通用隐语,是中国汉语中的社会方言。

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群体性和隐秘性。除了江湖中人和少数专家、学者之外,一般人是难以通晓的,行家称之为“春点”或“切口”1。

江湖上讲究八大门,即金、皮、彩、挂、平、团、调、柳。

“金”指算命看相的;“皮”指行医卖药的;“彩”指耍魔术变戏法的;“挂”指习武练拳的(故称“挂子行”);“平”指说评书相声的;“团”指乞丐、卖唱的;“调”指搭棚子吹、拉、弹、唱的;“柳”指唱传统戏的。

在八大门中,“挂子行”位列第四。虽然地位较低,然而江湖语却多出自社会贤达及文化名人之手,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。

而土匪们大多数人都把自己归类于“挂子行”。

由于历史的原因,江湖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,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化,而且在冷兵器的特殊年代,对于武林人士的思想沟通、技艺交流、走镖护院,甚至对于发展一方经济均发挥过特殊的作用。

老一代武林前辈对江湖春点极其珍视,不肯轻传。谚云:“能送十吊钱,不教一趟拳;能送一锭金,不吐半句春。”

行话、黑话是拦路虎,有时候话比拳还重要。

举个例子,譬如说,你是看家护院的,晚上看到房顶上有个人,那人说:“好美一池水。”

如果你答不上来,近期必然出事;如果你懂得这是一句试探软硬的黑话(江湖上称院子叫做“池子”,“好美一池水”意为这个院子里有不少钱财,可以来抢),此时,只要正确应对就可以避免一场灾难。

如果碰到这种情况,正确的回答是,贼说:“好美一池水。”你应回答:“水里没有鱼(意即这个院子里没有多余的钱财让你拿)。”

贼又说:“水里鱼不少(意为院子里钱财不少,我有足够的能力在这里抢很多东西)。”你又答:“鱼身上有刺(意为即使有多余的钱财,因为我有高超的武功,有我在这里看护,你是拿不上的)。”

这样,贼人一听就“扯活了”(意为跑了)。

“你昨天到寻豆儿寻到了没有哇?”

“当然寻到了,还是一个大@子的。”

“搞定了吧!”

“嗐,莫提了,原来她是吃飘子钱的老合。”

“是嘛!嘻嘻嘻……”

这是身边两个土匪的对话,柳曼听不懂。不知“豆儿”、“大@子”、“吃瓢子钱的老合”是啥意思。

不过,柳曼虽然听不懂,可从土匪们的语气中却能估摸个大概。

这俩土匪是在议论一个女人,女人是个漂亮姑娘,但女人却出乎意料之外是个狠角色,他栽在女人的手里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大唐:误会了我不是你爹! 始更 我,大明长生者,历经十六帝 大唐:李世民的头号打手 穿越三国,我的二叔是赵云 大明:开局治疗马皇后 书生凶猛 三国之刘备崛起 尘途雕弓落 综影之我在清剧里想摆烂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