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春秋鲁国风云 > 第64章 长勺之战1:战争道理之一,凭什么而战?听听曹刿怎么说

第64章 长勺之战1:战争道理之一,凭什么而战?听听曹刿怎么说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四合院:从喜获双胎开始当奶爸! 毒蛇把练武的我咬成了修仙者 以三国为基,铸至高圣朝 消逝的国度 鸿蒙塔 纨绔少爷星域纵横 全职超能觉醒:我的异能有点强 大秦:开局召唤剑神李纯罡 大秦:传道百倍返还 分开后才发现白月光竟是我自己

鲁庄公惊呆了,他哪里想到齐国居然这个时候还要来教训鲁国?但惊呆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。既然敌军来犯,那得组织抵抗。但是,能打得过齐国吗?

朝堂上吵成了一团,有的说坚决予以反击,咱堂堂大周王朝宗邦之国,周公旦的后代,哪能不战而降?

有的说不能与强敌抗衡,前番乾时之役,鲁军大败,至今尚未恢复元气。此番齐国来势汹汹,搞不好再次战败,甚至可能有亡国的危险。

大夫施伯出班道:“主公,既然齐侯如此欺人,再言求和已无意义,臣建议与齐举国一战!”

施伯,鲁国公族大夫,鲁桓公有一位兄弟叫公子尾,字施父,其后人就以施为氏,形成鲁国施氏家族。此时施氏家族宗主为施伯,正是施父之子。

鲁庄公忧心冲冲道:“寡人何曾不想与齐决一雌雄?但去年乾时一战,梁子、秦子两位大夫殉国,鲁国哪有良将敢与齐国争雄?”

施伯道:“臣举荐一人,主公可以请他来议事。”

鲁庄公道:“爱卿所荐何人?”

施伯道:“东平有一士人曹刿,臣有一次与其攀谈,知此人精通行伍军事,极具谋略,乃将相之才。此番强敌来犯,何不请曹刿出山?”

曹刿?怎么没听过这人?无名之辈吧?鲁庄公迟疑不决。

是啊,曹刿又是何许人也?

说到曹刿,前面我们已经讲到过鲁国勇士曹沫,也就是说,已经有两个曹氏历史名人了,看来有必要先讲讲曹姓这个强悍姓氏了。

曹氏留给我们很多的历史名人,如西汉名相曹参,三国枭雄曹操,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等等,还有这个时期鲁国的曹沫和曹刿。

曹氏渊源有两种之说,一是源于黄帝。据传,黄帝后裔其中一支是这样演进的:黄帝之子昌意,孙高阳,曾孙老童,玄孙吴回,来孙陆终。陆终有六子,即昆吾、参胡、彭祖、郐人、晏安、季连。

其中,晏安因协助大禹治水立下大功,被封为曹官。其后人就以晏安这个官名为氏,这便是曹姓渊源之一,晏安也就被称为曹安,是曹姓始祖。

到后来,周武王灭商后,封曹安的五世孙曹侠于邾邑,建立了邾国。这个邾国,正是鲁国的附庸国。

也就是说,此时在鲁国活跃的曹沫和曹刿这样的曹氏牛人,极有可能就是来自鲁国附庸邾国的人才,与周武王姬发分封六弟振铎于曹邑建立的曹国风牛马不相及。

因为此时的曹国尚健在,曹国后人以其国为氏,那要等曹国死了才可以。

也许正因为曹刿是来自一个当时连爵位都没有的鲁国附庸邾国,所以他的身份就比较低下,无非是邾国始封君曹侠的后人而已,或者曹刿仅仅是曹代始祖曹安的后人而已,此时有一个士的身份算是不错了。

鲁庄公立即派施伯赴东平招曹刿前来。曹刿有一位好友,听说国君招曹刿前去商议抵御齐军进犯的事,就劝谏曹刿道:“兄弟啊,兵者,国之大事也,是高居庙堂之上那些吃肉的高官们之事,你一介士人,凑什么热闹呢?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大唐: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穿成农夫,我靠采山货养家 三国:与宏哥称兄道弟,再筑大汉 大秦: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历代帝王聚集,互相征战各个世界 穿越后,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太祖实录 从靖康之变开始,缔造最强大宋 特种兵之开局退出红细胞 穿越古代当赘婿!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